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深入了解贵阳在绿色低碳转型工作中的经验与做法,近日,振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基金“气候行动地方能力建设”项目组在贵阳开展专题调研,本次活动由北京绿色伙伴咨询研究中心支持、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承办。调研重点走访了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交流体验中心、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数据经济发展、老旧建筑低零碳改造及工厂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宋国君在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调研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国君作为专家参与了贵阳场调研活动。他认为贵州充分利用了本地的自然条件优势,将自身定位为服务器运行基地的做法是合理的和有前瞻性的,贵州本地地理和电力资源丰富且价格具有优势,贵州为企业节省开支的同时也能为地方带来产值和税收,这样的模式是积极和有效的。建筑科学院在建筑节能领域开展了全面深入的探索,技术基础雄厚且先进,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工作,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贵州轮胎作为全国首家轮胎制造领域的“灯塔工厂”,上市公司的决策和运营肯定是秉持理性与专业的原则,符合投入产出规律,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
宋国君在调研座谈会上发言
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宋国君表示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是避免资源浪费。城市发展必须以人口增长预测为前提,避免过于依赖激进的土地扩张和固定资产投入。贵阳市全市的绿色低碳转型需首先明确可量化的评估基线,同时建立绿色低碳转型评估方法,以提高单个建设项目在城市系统中的有效性。在项目推进方面,技术研发类项目应注重技术效果本身,聚焦从0到1的创新;而技术推广类项目则需确保经济投入产出的有效性。
对于贵州如何持续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宋国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所有绿色转型工作都必须建立一个可供对比的“基线”,即常规方案成本与能耗、碳排放基准。二是推广先进经验时必须提供可比的背景信息,清晰说明项目的效果和效率。三是项目经济性底线至少要做到成本回收,并以实现盈利作为理想目标。
下一步,振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基金“气候行动地方能力建设”项目将在吉林长春开展活动,将持续发掘总结地方在气候行动方面的创新实践和经验做法,为区域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地方智慧和方案。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