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2021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十佳案例(二)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2-03 20:54:08 来源:文旅中国 作者: 点击: 评论:0

2021年,文化和旅游系统各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勇于担当、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文化和旅游领域涌现出许多鲜活的改革创新典型。为总结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和经验,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十佳案例、优秀案例的通知》,公布此次遴选出的10个十佳案例和20个优秀案例。《中国文化报》将以专版和专栏形式,陆续对这批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进行深入报道。本文为第二期,关注浙江、甘肃、广西、新疆的十佳案例。

1

浙江:

“旅游通(假日版)”数字应用的创新样本

徐继宏

“目前,西湖灵隐景区在园人数992人,客流高峰时间在10点到15点。合理安排出行时间……”今年春节,浙江杭州市民周冬云通过“浙里好玩”小程序把家人出游的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旅游通(假日版)’数字应用让我们的这个春节出游玩得开心,出行省心。”一直以来,假日出游存在排队难、如厕难、入园难、停车难、赏景难等老大难问题。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运用数字化力量,从治理端、服务端同时发力,推出“旅游通(假日版)”数字应用,使这一痛点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数字文化”跑道的重大成果

“旅游通(假日版)”数字应用是浙江数字化改革七大跑道之一的“数字文化”跑道中旅游领域的重大成果。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应用主要围绕用数据跑起来提升服务新动能,迭代升级“浙里好玩”场景应用,全面落实安全便捷预约、智慧厕所改革、假日无忧停车、掌上在线旅游等举措,让景区“优服务”,政府“全监督”,游客“舒心游”,成为推动假日旅游整体智治、展示“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的重要窗口。

“作为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杭州拥有底蕴深厚的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旅游通(假日版)’数字应用有力助推全市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整合省交通运输厅、省气象局等跨部门数据,结合高德地图、携程、去哪儿、马蜂窝等互联网平台数据,为游客提供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客流、气象环境、交通拥堵情况等预报信息,有效缓解节假日期间的拥堵状况。

构建闭环旅游应急指挥体系

“在对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测算后,我们通过媒体平台在假日前发布重点景区客流、高速车流等预报,方便游客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行程安排。省内外游客还可在‘浙里好玩’小程序进行假期行程定制,一键生成既满足自身喜好,又避开拥挤人流的小众行程单。”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安全监管环节,应用通过对全省及各地市全域客流量、3A级以上重点景区、重点乡村旅游点、重点山地旅游实时客流、口碑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协同交通、气象、环保等部门对省内重点景区及周边的气象、交通等风险数据进行整合,联动3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时视频以及视频远程连线功能,构建了“问题发现—现场联动—问题整改—结果反馈”的闭环旅游应急指挥体系,政府管理从被动变主动,一个“节前市场预测—节中监测预警—节后总结分析”的政府治理新机制基本形成,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

通过小切口解决旅游消费大痛点

“假日期间,一旦数据异常,旅游通(假日版)平台就会自动推送预警信息,明确责任单位和处置要求;假日之后,我们可通过平台数据,用线上复盘推演的方式,回顾分析假日施策是否科学合理,进而推动决策部署的修正和完善。”衢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数字文旅处处长叶文婷深有感触。依托该平台,浙江旅游在各大OTA平台的市场满意度同比上升7.05%。通过数字化手段,浙江逐步实现了对假日旅游的全周期管理、全链条精准服务、全闭环风险管控,让游客“游有所乐”、让企业“营有所获”、让政府“决有所策”。

专家认为,该案例通过小切口解决了旅游消费大痛点,充分展示了浙江假日旅游整体智治、协同发展成效,模式易复制,成果可复用,具有较高推广价值。一是以游客重大需求为牵引,聚焦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有效应对疫情危机。二是呼应数字化发展,改变旅游服务供给方式、政企合作形式、旅游突发事件治理流程,提升了旅游体验,加强了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能力。三是构建了数字化应用体系,创新了“1+5+N+2”应用机制,构建旅游管理服务闭环体系,通过供需精准匹配,实现智慧服务。四是形成了数据共享、政企合作新局面,从赋能企业维度出发,持续有序推动政府公共服务数据开放到高校、OTA平台及第三方企业,健全政企共同服务游客模式,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利用。

2

浙江宁波:

“一人一艺”助力艺术普及

徐继宏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为导向,创新性提出全民艺术知识普及、欣赏普及、技能普及、活动普及4项主要任务,以及中小学生艺术普及、特殊群体扶持两项专项任务,着力构建全民艺术普及“4+2”内容体系。2020年12月,宁波市被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授予全国首个“全民艺术普及推广示范中心”。

构筑全民艺术普及内容体系

2020年,经第三方测评,宁波市“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综合参与率达到82.93%。2022年,浙江省公布“群星奖”获奖名单,宁波市6件佳作位列其中,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全部四大艺术门类,获奖数量及覆盖门类均为全省第一,这正是宁波全民艺术普及多年积累的成果。

“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开展以来,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逐年上升,与艺术普及相关的新消费、新产业、新业态快速生长。“宁波这些年所推的‘一人一艺’,就是全民艺术普及的过程。”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民宪表示,一个人有了艺术的感觉,有了艺术的技能,人格会更完善,全民艺术普及就是对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创新全民艺术普及实现方式

2016年开始,宁波市以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多部门的整体联动、社会化的运作机制、数字化的平台推广,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并实施以“一人一艺”为主要目标的宁波市全民艺术普及工程。2022年开始,宁波市每年安排资金450万元用于建设“一人一艺”新空间和“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打造。目前,“一人一艺”已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公益性文化单位发挥骨干作用、社会艺术组织和培训机构积极响应、全市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运行机制和生态体系。

“文化加油站”是宁波市北仑区于2013年结合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打造的一项数字化服务品牌项目,由北仑区文化馆牵头,各街道文化站参与,社区、村、企业、学校等联动,整合优化全区文化阵地、文化活动、文化队伍等资源,借助互联网,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1+N”服务架构体系,使公共文化服务化身“文化商品”送到群众身边。通过“文化加油站”,市民可以以“菜单”预约形式免费体验培训、讲座、展览、演出等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其中不乏名师名家进行面对面授课。

国家一级演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锦文认为,“一人一艺”给了大家精神上的富有。人们需要物质富有,更要精神富裕。

拓宽全民艺术普及实践途径

目前,宁波市建有“一人一艺”社会联盟344家、空间联盟36家、艺术普及点34个、普及基地2个、“一人一艺”新空间24家,市本级每年举办各类培训活动1.5万多课时,培训市民近50万人次。开发的云平台、App、微信端等注册用户量累计已达65万人,访问量达1500万人次。“全民艺术的普及需要优秀的文艺作品,而作品的生产则需要优质的人才队伍。全民艺术的普及工作要因地而异,在汲取本地久远历史文化养分的同时,更要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海曙区文化馆馆长毕小龙表示,当代文艺作品的内容要与时代和人民紧密联系起来。

以“创空间、育品牌、扶特色、美乡建”为核心的宁波“一人一艺”乡村计划,通过“艺普+乡建”将艺术普及向乡村延展,推出面向农村未成年人的“艺普+文化礼堂”“艺普+文旅中心”项目,走进农村文化礼堂、乡村文旅中心开设公益艺术课程,将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激发乡村艺术活力,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专家认为,全民艺术普及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宁波市2016年以来率先在全国创新推进的一项公共文化服务举措,“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以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为导向,确立通过5年努力让全市80%的人至少能认知或掌握一门艺术的目标,并创新性地提出“4+2”内容体系,探索形成我国全民艺术普及内容体系的框架和基础。根据第三方调查统计,截至2021年,宁波市全民艺术普及综合参与率已达82.93%,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3

甘肃:

高质量推进敦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 彭澳丽

一提到甘肃敦煌,人们便会想到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栩栩如生的飞天壁画、一望无际的鸣沙山……敦煌莫高窟依山而建、飞檐高耸,是敦煌最负盛名的文化名片。

坚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赋能文旅

伴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各种新科技为敦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插上了翅膀。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宋淑霞表示,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数字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将敦煌研究院数字资源与“云技术”结合,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持续优化升级旅游参观模式和预约售票系统。

“在改革创新探索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如今的游客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宽泛,对旅游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宋淑霞介绍道,为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敦煌研究院将敦煌学研究成果、数字敦煌高精度壁画图像和洞窟三维模型制作的虚拟数字内容与真实的莫高窟实景,借助华为河图的厘米级空间定位、虚实融合的技术实时融合在一起,策划推出了“飞天”专题游览线路,为游客提供虚实融合的全新体验,真正实现了“窟内文物窟外看”。

“以文化为本,以文创为体。”通过将敦煌壁画元素提炼与数码印花技术结合推出的“敦煌诗巾”项目,引入线下文创平台“莫高和集”,实现线上线下互相融通,初步形成立体营销模式。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将壁画修复、草方格治沙等敦煌研究院保护技术与科学方法梳理转化为研学体验项目,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参与感,同时更好地转化科技成果,促进科技赋能文旅。

拓展文化弘扬半径,推动敦煌文化走出去

“敦煌是不可移动文物,除了利用科技赋能文旅吸引游客走进来,我们也在努力推动敦煌文化走出去。”宋淑霞介绍,为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敦煌研究院利用旅游淡季启动了文化遗产进校园全国宣讲活动,在全国六大片区,共开展73场敦煌文化公益讲座,受众累计达10万人。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了6期“敦煌文化驿站”公益学术讲座,助力实施“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同时,策划完成“我在上海说敦煌”与“我在绵阳说敦煌”活动等,不断拓宽文化弘扬半径。

在构建文化研学体系方面,敦煌研究院结合敦煌壁画的结构、服饰、岩彩、图案以及敦煌遗书等元素和内容,自主研发了霓裳佛国·摇曳唐风、遇见·敦煌色彩、飞天剪纸、素手写经、妙笔生画等10余个研学项目单品,开展了世界文化遗产与青少年研学项目、九色鹿星空夜游等项目,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助力提升文化自信

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过程中,敦煌研究院积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依托莫高窟文化旅游资源和院内学术资源,打造了“莫高学堂”研学品牌,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宋淑霞介绍,敦煌研究院以“莫高学堂”为品牌,通过抖音等平台,开展以《敦煌石窟的营建》《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莫高窟风沙治理》为主题的线上直播,并推出由7位资深讲解导师主讲的线上直播课,满足了疫情防控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及敦煌文化爱好者的文化需求。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持续探索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不断更新迭代公众文化服务产品。通过编著出版莫高学堂文化研学读本《莫高学堂丛书》并同步推出线上直播课,收获了良好反响。与此同时,推出“画中有话”专栏、音频儿童广播剧《莫高学堂·神奇敦煌开讲啦!》及续集《莫高学堂·神奇敦煌开讲啦!壁画里的古诗词》等,带领孩子们领略敦煌文化。

宋淑霞表示,敦煌研究院十分注重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面向尤其是敦煌地区的青少年,敦煌研究院开展了“我是莫高窟小小讲解员”活动以及敦煌文化课程进校园等活动,培育了孩子对于敦煌文化的兴趣。

专家认为,在保护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文物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让更多群体感受文化之美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敦煌研究院作为科研单位、文博管理单位和旅游接待单位,利用新媒体和新科技在敦煌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方面进行数字化深度探索,并不断优化和丰富旅游参观模式,其做法和经验对于全国其他文博单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

广西桂林:

破解文旅产业用地难

中国文化报驻广西记者 宾阳 通讯员 邝伟楠

近年来,广西桂林在专项改革实践中多措并举,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旅游业发展的用地政策落地难等系列问题,建立起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和要求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我国文旅产业用地改革的“桂林模式”。

上下联动,多措并举

2013年,桂林获批开展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在强化旅游产业用地规划管控制度、探索旅游产业用地分类管理、探索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和分享收益模式、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探索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供地政策方面先行先试。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子西表示,桂林在开展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方面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桂林理顺了由自治区、市、县三级组成的旅游改革试点工作体制和机制,积极推进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难题。

桂林先后出台《桂林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若干政策(试行)》《桂林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形成了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政策体系。

桂林市通过创新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多种模式,制定《桂林市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开发旅游流转暂行办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农用地、未利用地以作价入股、合作联营或租赁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使农民真正成为旅游开发主体,共享改革成果。

政策落地,开花结果

桂林市在开展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工作中,通过分类管理、按需供地等方式,重点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桂林蓝溪谷国家养生度假区项目用地约1万亩。根据《桂林市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开发旅游流转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只需征收转用200亩土地,剩余9800亩山林土地,村民以集体土地入股,以流转形式给项目业主使用。

“业主在不改变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将山林土地变成生态景观用地,村集体每年能获得5万元租金收入,同时也让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邱玉红表示,该度假区是桂林市探索旅游产业项目用地的一次生动实践。据统计,试点期间,桂林共有19个重大旅游项目实施旅游用地分类管理,节省建设用地指标4.07万亩。

与此同时,桂林还紧扣旅游用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断完善旅游产业用地政策体系,解决了规划衔接不足、分类管理困难、基准地价过高、土地供应困难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大胆创新,分类施策

在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工作中,桂林积极探索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和分享收益等模式,在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探索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供地政策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

桂林漓江逍遥湖景区占地3000多亩,如果按照以往用地政策,旅游项目用地不分类别,全部按照建设用地报批或者征地,景区开发只能纸上谈兵。邱玉红介绍,随着桂林市旅游用地政策的实施,旅游景区中未改变农用地、未利用地用途和功能,未固化地面、未破坏耕作层的生态景观用地,可按实际地类管理,不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这让原本不可能建成的漓江逍遥湖景区成功落地。

旅游项目用地价格原来只能参照现行的商业服务类用地基准地价,这就使得旅游项目前期投资过大。2016年,桂林出台《桂林市旅游产业用地基准地价成果》,降低后发展地区旅游项目投资成本,使旅游发达区域的旅游产业用地价格更加市场化。

桂林还探索形成了“旅游项目宗地出让”模式,即将一个立项的旅游项目所涉及的不同用途的多个地块作为单一宗地,由规划部门划定统一的规划条件进行出让。这极大促进了旅游项目的落地,也保障了项目投资人的收益。

5

新疆喀什古城:

文旅融合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喀什古城是新疆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文景观,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生土建筑群,集中体现了民俗风情、建筑精华和文化艺术。喀什古城占地面积1.57平方公里,有7个社区、1.2万户、4万多人,街区共分东西两大部分,有99个特色街道。

近年来,为更好地落实“文化润疆”“旅游兴喀”战略,喀什古城景区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点推进文化传承,将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传播融入古城生活,不断巩固和加强各民族大团结。通过开发旅游新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发展演艺、文创、住宿等优质服务,持续激活旅游经济,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助推文旅市场复苏回暖。

推进文旅融合 激发消费活力

随着喀什古城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游客逐年增加,景区在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大力推进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业态布局,打造更多旅游新产品,开展深度体验游项目,以创新焕新本土文化生命力,打造出一批以古董一条街、油画一条街、塔哈其巷等为典型的精品休闲街区,从而推动商业空间向文化符号演进,让体验式消费逐渐成为景区引流留客的重要方式,带动旅游增收。

为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为文旅融合注入活力,景区对古城街巷每一处空间精雕细琢,用绣花的功夫将“艾德莱斯故事馆”“喀什老酒坊”“巴依老爷的家”“铁匠铺”等非遗符号植入到街区,形成多元而丰富的符号化景观和消费产品,直接带动休闲娱乐和消费的客流。

品牌、产品频频“出圈”

喀什地区民族特色手工业历史悠久,富有特色,喀什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喀什古城手工艺品一条街开店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木合塔尔·马木提说:“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了解铜器制作,我们也进行了创新,打造了各类形状的新产品,并结合铜器制作用锡制作了各种旅游产品,我们相信这些产品也会受游客欢迎,仅2021年我就赚了20多万元。”

景区融合民族元素打造的香妃品牌及产品系列也频频“出圈”。其中,香妃礼物美妆8个系列以及香妃铜壶、香妃土陶、香妃木雕、香妃乐器等伴手礼推向市场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景区还成立专业直播运营团队,每日通过线上宣传线下引流,不断吸引消费者,刺激旅游消费,真正实现了“网红带红景区、宣传拉动旅游、旅游促进就业”的目的。

带动就业增收 增进民族团结

通过文旅融合,喀什古城景区旅游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近两年,景区及周边商铺已由610户增至4722户,开发公益性岗位500余个,直接带动就业1.8万人,旅游就业已经成为喀什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通过鼓励居民利用自家房屋进行经商,如开纪念品店、玉店、家访户以及开民宿等方式实现稳定致富。景区内的三代木器作坊店月均销售额达到4.5万元,家访户日接待至少50批次,纪念品商铺突破200家。景区居民通过自主经营等形式就近就地就业。在古城居民的带动下,周边乡镇居民也通过房屋租赁的形式实现增收创收。据统计,仅巴格其巷民宿就带动就业300余人,不仅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就业问题,也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喀什古城景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极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喀什的风土人情、民族团结、和谐发展正通过旅游而变得更加深入人心。

专家认为,在喀什古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民族团结更加牢固,民族文化更好弘扬,社会氛围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在新时代闪耀更加夺目的光芒。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