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清 本报记者 朱 萌
今年“五一”假期,一场以山西非遗为主打的特色集市在太原市中正天街举办。展会通过通关文牒集章、相声表演、试吃试玩等活动增强趣味性,有参与者直呼:“原来山西还可以这么玩!”
近日举办的2025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西省文化馆主办,40余个展位汇聚全省11地市的非遗技艺、民间工艺、文创产品和特色美食。活动现场分为山西北部、南部、中部三个非遗市集区域,市民、游客可以领取市集文牒,并在每个展位获取免费的专属印章。
市集上,市民、游客热情参与集章活动,手持集市文牒逛市集、集章、兑奖券,几千份集市文牒供不应求。“我集齐了41个章,换到了演出票和美食券。‘通关文牒’的形式之前常在景区和博物馆看到,这次每个摊位都可以集章,一边逛一边集,还能了解山西非遗,让我大开眼界。”一位游客说。
在逛市集、集章的过程中,有不少游客购买了相关产品,澄泥砚、绛笔绛墨、沁源本草手工皂、漆器工艺、琉璃冰箱贴、晋温恭碗团等深受欢迎,展位前的游客络绎不绝。
为丰富节日文化生活,活动期间,涵盖相声、综艺表演、民族器乐、经典民歌、晋剧选段等文艺形式的十场演出轮番登场,带动了街区氛围。在通关兑换点,剧场演出票、美食抵用券成为兑换的热门奖品。许多市民在观看演出、逛展“打卡”的同时,顺带吃、购、娱,一体化消费激活了假日消费。
据统计,五天的时间里,该活动线下发放集市文牒2500份,吸引33.2万余人次。在线上,还有云上文采会和旅游达人逛会直播,为网友讲述山西文化。
游客在展位前集章 山西省文化馆供图
【记者手记】
在当代年轻人的文旅消费偏好中,集章“打卡”已成为主流方式之一。近年来,山西推出了不少相关活动,如太原府城游文旅集章护照,充分融合府城历史文化、经典建筑、商业娱乐及旅游休闲,让游客全方位了解太原;“跟着悟空游山西打卡点”在今年“五一”假期增至91个,同步推出线下通关文牒2.0版本和“晋享美好”小程序,带给游客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全新体验。
这些活动收获的广泛参与和正面反馈,反映出年轻一代对精神满足、文化认同和社交参与的深层需求。对多数年轻游客,通过集章“打卡”能获得类似游戏通关的成就感、满足感。对于旅行目的地的文旅部门和相关景区而言,这类活动能够很好地激发游客的探索欲,引导游客深入游览,同时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记忆,激发消费活力,可谓一举多得。比如,此次在太原繁华商业街区里举办的文采会,用免费盖章为展位引流,并设置了“打卡”全部摊位的通关奖励,挖掘潜在需求,收获了不错的成效。
如今,情绪价值赋予旅游更深层次的情感意义。文旅行业应抓住情绪需求,在创意设计、文化深度与服务质量上持续优化,同时警惕过度商业化,力争从“爆红”走向“长红”。
-
无相关信息
热点新闻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