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黎平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模式,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居民自治、凝聚志愿力量等方式,推动社区治理向精细化、人性化转变,用心用情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员带群众、抓典型带一般,筑牢“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构架,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党建工作体系。社区党组织围绕民生需求导向,牵头建立“社区问题清单”,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引导党员在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今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停车位规划、下水道维修等民生问题265件,真正做到政策宣讲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
推进居民自治,共建和谐家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就地解决、调处在萌芽状态,让群众自己说了算。社区党组织牵头完善居民公约,通过张贴公示、居民座谈、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居民知晓率,并引导党员带头学习,践行居民公约。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点,整合辖区资源搭建居民议事平台,通过‘定期召开院坝会、楼栋会、协商议事会等形式收集群众烦心事、揪心事,共商共议基层治理“金点子”,有序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让群众在议事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动实现居民需求与小区治理的双向奔赴,有效解决公共区域杂物堆放、电动车充电桩不够用、物业服务不到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6件。
凝聚志愿力量,绘就温暖底色。依托“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社区党组织广泛吸纳毕业大学生、退休干部、热心群众、在职党员等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化身政策宣传员、邻里调解员、困难帮扶员,将暖心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成为基层治理中一抹亮丽的“志愿红”。今年以来,各社区志愿服务队开展普法宣传、纠纷调解、文艺汇演、公益课堂、社区运动会等活动65场,惠及1.2万余人次,成功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30余起。此外,各社区志愿服务队还联动社会组织为独居老人提供定期探访、帮办代办等服务,让柔性关怀延伸至社区治理末梢。
(唐世江)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