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传统农业收入有限,还要自己找销路。现在跟着订单种高粱,种子和技术有公司提供,采收时价格有保障,心里踏实多了!”时下,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镇卧牛村的高粱迎来采收关键期,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收割。正在地里忙碌的村民余有康高兴地说,“今年种了48亩高粱,按亩产600斤算,预计总产量近30000斤,产值超11万元。”
七星关区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将高粱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共培育、引进涉农企业及合作社78家,发展家庭农场435个,带动5350户农户参与到高粱产业化发展链条中。
七星关区创新推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规范管理”的运营机制。在播种前,企业与合作社便与种植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明确种植品种、面积、收购标准和价格,彻底解除了农户“种出来往哪里卖、能不能卖上好价钱”的后顾之忧。同时,农业部门联合经营主体,为农户提供从选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到采收的全过程技术指导与服务,确保高粱品质的统一和提升。
“种植1亩高粱相当于3亩玉米的产值,今年全镇产量预计达1500吨,产值将超过1000万元。”龙场营镇党委书记陈伟介绍。今年七星关区发展的订单高粱种植面积已达4.62万亩,本季高粱预计可带动参与的农户实现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锦焘)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