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五一”期间,境外旅客入境游热情持续高涨,我国一系列免签政策红利充分释放,越来越多外国游客走进中国,以脚步丈量中华大地,在游玩中感受古老又现代的中国。
“这是我参观过的长城中印象最深的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今年“五一”假期,“提姆哥和妮可姐”这对活跃在网络平台上的中英国际家庭夫妻再次来到河北承德,登上金山岭长城。“提姆哥”在长城上放声高歌,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其评论区变身“跨国旅游攻略墙”。
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因素,真实、真诚的互动和推荐使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看到一个热情好客的中国。今年4月,美国网红“甲亢哥”等外国网红博主现身重庆直播,“巴适”的生活“圈粉”不少外国人。体验轨道交通“穿墙”,打卡解放碑、洪崖洞……重庆传统游玩项目正成为海外年轻游客必选项目。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重庆入境消费笔数同比增长两倍多,入境交易频次呈现井喷式增长。
越来越多城市涌现外国游客的身影。在江苏,全省纳入监测的266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接待入境游客4.47万人次,同比增长79.48%。大江风范、运河风采、名湖风韵、滨海风情都成为外籍游客向往体验的中国风情。此外,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75家博物馆凭借精品特展、非遗展演等文化内容,让外国人领略了别样的江苏水乡文化韵味。
“非常喜欢中国,这次在户部山、龟山汉墓、徐州博物馆等文化景点真切感受到了徐州作为千年文脉汉兴地的无尽魅力。”法国游客卢卡斯·马丁一个劲点赞。
从“方便来”到“游得好”,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入境游越来越便利的同时,外籍友人对沉浸式游玩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近日,西安热门打卡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位外国姑娘身穿汉服,沉浸式体验盛唐文化时激动得直流眼泪。她赞叹说:“这也太美了,我无法抗拒,眼泪一直在流,你们一定要去看!”据悉,“五一”假期,陕西推出了2000余场文旅活动,当地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团队476个,同比增长116.3%。
借助入境游政策红利,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动,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添彩文旅消费市场。处于中俄交接地带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专门打造了中俄大集,设置200多个特色摊位,推出非遗、文创、美食等特色产品,广受俄罗斯游客欢迎。俄罗斯游客阿尔乔姆说,绥芬河的美食太有吸引力,来了不想走。“今年‘五一’期间,全省推出特色美食、非遗民宿、休闲线路、亮眼景观、精品文创等文旅业态,接待入境游游客7万多人。”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外籍游客走进黑龙江,看美景、购美物、品美食,加强了中外交流,助力了文旅市场繁荣。
湖北深化跨国(境)移动支付迭代、退税“即买即退”全面推广,入境游订单数量激增。5月1日,“长江三峡9号”游轮汽笛长鸣,甲板上金发碧眼的游客纷纷举起相机,将大国重器三峡大坝的雄浑气势与青山碧水的秀丽风光定格。“伟大工程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湖北宜昌是我旅行清单中最难忘的一站!”德国游客马克迎着江风感慨。
与此同时,在与三峡大坝临近的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身着楚服的司仪带领外国游客向三闾大夫鞠躬礼拜……该景区负责人韩平介绍,假期,每天都有入境旅游团抵达屈原故里。据统计,宜昌每天迎来1架东南亚包机,每日平均6个欧美旅游团游览三峡大坝、三峡人家等热门景点。
(统稿:范海刚 参与采写:侯文斌、王炜、范海刚、秦毅、张建友、瞿祥涛)
“五一”期间,外国友人在东莞虎门参加超级草莓音乐节。 东莞市委宣传部供图
浙江“义乌好好逛·入戏佛堂”古镇非遗春日宴活动现场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五一”期间,外国游客逛上海田子坊。 胡 敏 摄
4月30日,云南河口口岸迎来入境客流高峰,图为越南旅游团在口岸联检大厅内排队候检。 赵国骁 摄
外国游客参观游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广东省文旅代表团赴阿联酋迪拜开展系列文旅推介活动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外国游客在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化身大唐美女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供图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