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安顺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安顺频道 |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时下,正值水稻育秧期,关岭自治县抢抓农时、不误农事,以农业机械化作为技术支撑,全面启动育秧工作,为全年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航拍关岭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中心
走进位于该县龙潭街道落叶新村的关岭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中心,一条机械化育秧流水线正在不停生产,随着自动化育秧机的运转,一个个空盘通过铺土、洒水、播种、填土等工序后,被工人们运至育秧大棚内摆放,两三天便能发芽出苗。
工人将刚育好的水稻秧苗运至育秧大棚内摆放
“人工育秧不但费时费力效率低,培育出的秧苗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使用全程机械化育秧,只需要调好参数,按照要求放入土壤和种子,一按开关就能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能够有效节约人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贵州岭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马进飞告诉记者,待发芽出苗之后,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大棚的温湿度,通过精细化管护、科学化培育,几乎能够实现出苗率100%和存活率100%的“双百”目标。
育秧大棚内水稻秧苗长势喜人
据了解,关岭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中心由关岭自治县属国有企业贵州岭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经营,采用水稻钵体育秧技术,该技术应用钵苗育秧盘、采取精量播种、无纺布旱式育秧的方式,具有秧苗素质好、育秧效率高、移栽方式活等优点,同时全程机械化育秧较人工作业效率提高了近百倍,可取代传统的两段式育秧,所培育出的优质水稻秧苗无缓苗期、可机插,可保证秧苗移栽时根系完整,减少播种量误差,能够有效减少人力、经济和时间成本,提高种植效率,每亩还能增产15%左右的产量。
工人正在自动化育秧机前作业
“公司今年的育秧任务是培育14000亩需求的优质水稻秧苗,所培育的是香两优619、川优3727等优质稻种,可以满足辖区高标准农田、旱改水项目、坝区以及广大农户的种植需求。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了3000多亩的育秧订单,并且订单量还在递增。”马进飞说道。
工人正在自动化育秧机前作业
为了更好地开展水稻育秧工作,该公司计划在今年6月对关岭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中心20个育秧大棚进行重新整修,加入水肥一体化系统,并更新换代温控智能设备。同时,积极开展其他农作物的培育工作,将3个大棚作为精品草莓品种试点大棚,培育多个优质草莓品种,用于填补水稻育秧任务结束后的温室大棚“空窗期”。
精品草莓品种试点大棚
贵州岭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诚表示,通过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如今租用农机具的农户慢慢多了起来,全程机械化培育出的优质秧苗的采购量也在逐年递增。接下来,公司在培育优质水稻秧苗的同时,面向县内及周边地区提供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服务,并计划在关岭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中心附近打造一个占地70余亩的关岭粮油加工及农事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 智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