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安顺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安顺频道  
西秀区黄腊乡:稻笔耕春“织就”幸福图景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14 05:43:07 来源: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作者:詹艳 点击: 评论:0

  五月的黔中大地,阳光洒落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波光粼粼,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5月9日,记者走进西秀区黄腊乡,只见水田如镜,农机轰鸣。田野间,种植户们正在抢抓农时插秧育苗,他们或弯腰劳作,或操作着现代化农机,一幅农耕画卷在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黄腊乡:稻笔耕春“织就”幸福图景-FZ1002723824.jpg

  在龙青村的稻田边,55岁的种植户陈锡贵卷起裤腿,熟练地将嫩绿的秧苗插入泥中。他望着身后排列整齐的秧苗,脸上满是欣慰:“以前种田是靠天吃饭,几个人种一亩田,产量不高,收入也不理想。现在政府引导我们发展优质水稻,种田有补助,还派来了技术人员指导。看这秧苗长得多好,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陈锡贵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在不远处,一台台现代化的犁田机在田间穿梭,翻起层层泥土,将水田整理得平平整整。“今年我家流转了280亩水田来种植水稻,这些农机可帮了我不少的忙。”这位种植水稻多年的老把式,望着连片的稻田感慨到,机械化的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黄腊乡:稻笔耕春“织就”幸福图景-FZ1002723820.jpg

  种田不再是“单打独斗”,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让种植户们有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随后,记者来到了河滨村,田垄间,种植大户郭永先正在组织工人插秧。作为承包了300亩水田的“种田明星”,老郭的手机里存着20多个务工村民的电话号码。

  “4月育秧,5月插秧,最忙的时候每天得雇10多个人。”老郭掰着晒得黝黑的手指头算起账来,“人工插秧每亩得花200元,300亩就得6万多,但机械插秧每亩只要100多元,能省一半多!”他领着记者走到田边,远处几台高速插秧机正“突突”地在水田里来回穿梭,带起层层涟漪。“中后期全靠机械化,播种、施肥、收割一条龙,效率比以前高了10倍!”

  说起收成,老郭眼里泛起光亮:“现在种植优质水稻,亩产能收1200斤稻谷,按现在每斤1.5元的收购价,300亩就是50多万元产值!”

黄腊乡:稻笔耕春“织就”幸福图景-FZ1002723826.jpg

  望着这广阔的田野,老郭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黄腊乡大力推动优质水稻种植,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和增收。许多像他一样的种植大户,通过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实现了从“小农经济”到“现代农业”的转型。2024年黄腊乡粮食生产种植面积为27985.16亩,产量13515.22吨,惠及人数2000余户,超5100余人。

黄腊乡:稻笔耕春“织就”幸福图景-FZ1002723823.jpg

  “今年全乡预计种植水稻21000亩,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腊乡还建立了多家水稻加工厂,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不仅解决了水稻的销路问题,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黄腊乡农服中心负责人班旭说,“现在种田不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机器轰鸣着插秧,加工厂收粮车直接开到田头,咱这‘黄腊米’也能装进精美的包装袋,卖到重庆、贵阳的大超市去。”

  距离河滨村5公里的羊边城村,崭新的钢架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辉。田宝米业公司总经理罗文帅站在生产线前,看着金黄的稻谷通过提升机缓缓落入储存仓,嘴角扬起笑意:“多亏了广州的帮扶资金,这个200万元的大米加工生产线项目,让我们大米加工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走进加工车间,全自动色选机、抛光机、真空包装机整齐排列。罗文帅按下启动键,机器轰鸣声中,稻谷经历筛选、去壳、抛光等12道工序,最终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

  在包装车间,印有“玉珍香”字样的黄腊香稻米正在传送带上流动。“这些大米明天就装车运往重庆,那边超市卖15元一斤,比散装米贵5倍!”罗文帅说,深加工让黄腊大米的附加值大幅提升,去年该公司销售额就突破了500余万元。

  禾苗青青托起“米袋子”,接下来,黄腊乡政府将积极推动水稻种植产业化,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持续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黄腊乡的种植户们正以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绘制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图景。(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詹艳)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安顺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