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贵州六盘水:72人安全转移 15分钟后山体崩塌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7-03 15:06:10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谢勇勇 点击: 评论:0

  原标题:监测仪及时预警,防护网拦截落石,村干部组织有序,六盘水市水城区化乐镇——

  72人安全转移 15分钟后山体崩塌

  7月1日11时05分,安装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化乐镇泵井社区的“自动化监测仪信号接收点”发出警报,泵井社区下树林组组长李学权和地质灾害监测员林早开立即拿起大喇叭高喊:“撤离!后面大山要垮了!全体按平时演练路线转移!”

  “赶紧跑!赶紧到安全地带。”泵井社区村干部第一时间到现场,冒着大雨挨家挨户拍门催促。11时20分,最后一名腿脚不便的村民被村干部抬离危险区。

六盘水市水城区化乐镇泵井社区地质灾害现场。

  11时35分,伴随巨响,约9800立方米的堆积体轰然坠下,裹挟着碎石冲过被动防护网,在距最近一处民宅61米处停下,形成长约70米宽约40米的滑坡体。

  “此次避险,自动化监测仪功不可没。”水城区地质与森林灾害防治中心主任晏和增介绍,这个2019年列入台账的地灾点,2021年完成“监测仪+防护网”双保险改造。此次崩塌中,防护网拦截了大量落石,为撤离赢得关键缓冲。

  “自动化监测仪信号接收点就安装在我家门前,只要山顶出现异常情况,这里就会立即发出警报。”泵井社区下树林组组长李学权说,“多亏了这个监测设备,再加上我们平时反复演练的应急逃生能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日,泵井社区上树林组、下树林组管家幺岩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由于巡查工作到位、撤离避让及时,35户共72名群众在灾害发生前已全部安全转移。

  在泵井社区临时安置点,除投亲靠友的村民外,其余受灾群众均被妥善安置。

  “现在想想还后怕,还好撤离得及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村民夏庭任仍心有余悸。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设立警戒区,并启用无人机实时监测滑坡体动态,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截至目前,水城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96处(在2024年12月底441处基础上,日常排查新增2处、精细化调查新增53处),威胁11366户53015人。

  面对地质灾害防治,水城区高位推动责任落实,全面开展隐患巡查排查,严格落实“人防+技防”双防措施,扎实推进隐患治理和避险搬迁工作,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演练,持续强化应急值班值守等多项举措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此外,紧盯重点部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重点完善“区—乡—村”三级联防体系,配齐应急物资装备,确保每个风险点都有专人负责。(谢勇勇)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