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六盘水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六盘水频道  
水城区木柯村: 蚯蚓“上岗”变废为宝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07 20:47:48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黄瑶 点击: 评论: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六盘水城区驱车近一个小时,记者来到了蚯蚓“六师1号”的“打工地”——水城区玉舍镇木柯村。

“六师1号”是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学院李建宏博士团队携手相关企业,共同培育出的蚯蚓品种,抗逆性、繁殖性较强。2024年4月,它们通过驻村队员陈伟的引进,在木柯村开启“打工生涯”。

陈伟是六盘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2023年5月26日,他成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通过走访了解到,村里以农业种植为主。当时种了些土豆、时蔬、黄柏,也有一些村民家喂了牲口。”

随着驻村脚步的深入,陈伟渐渐有了思路:“刚到村里时,村容村貌欠佳,牲口粪便乱排乱堆,生活污水也是随意排放。后来,我想到李建宏博士的研究项目,不仅可以帮助村里解决粪污处理问题,还能帮助群众增收。”

随即,陈伟与李建宏沟通。两人一拍即合,“六师1号”便在木柯村安了家。

陈伟说:“这个蚯蚓养殖及粪污分解试验项目的第一批约300斤种苗,由学校免费提供。我们建好苗床、铺好牛粪、挖好沟渠后,就可以把蚯蚓放进土里,再盖上牛粪、遮光网,它们就可以‘开工’了。一般三到五天需要添加一次牛粪。处理后的粪污能变成有机土售卖。从2024年4月到今年2月,已经分解了牛粪100余吨。”

目前,基地已销售鲜活蚯蚓约1000斤,收益9000元;群众将自家的牛粪运来基地销售,每吨还能获得20至80元不等的收益。项目利用粪污养殖蚯蚓,不仅消解了农业废弃物,还改善土壤、增强地力。同时蚯蚓可作为动物高蛋白饲料、钓饵、中药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六盘水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