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辽宁沈阳:“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价比”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10 15:27:39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葛  鑫 点击: 评论:0

本报记者  葛  鑫

今年“五一”假期,沈阳文旅市场以105.87亿元的消费答卷惊艳亮相。“五一”假期前4天,沈阳市文旅消费规模在全国排名第十七、东北地区排名第一,这座传统工业重镇正上演着文旅产业的“基因重组”。

24处重点监测场景接待量全线飘红,中医药夜市里把脉与欢乐共舞……沈阳用现象级场景创新诠释着“心价比”时代的消费密码。

在沈阳环球港动感城内,266米悬空光影跑道上,年轻跑者与全息投影的东北虎竞速;森林卡丁车赛道里,引擎轰鸣与松涛声交织成奇特的混响。作为东北首个“体育+”大型商业综合体,环球港动感城吸引大批“Z世代”游客,印证城市更新的速度。“这里好玩得不像是商场,像是未来城市的模拟场景。”游客李晓彤说。

沈阳故宫的琉璃瓦映照着无人机灯光秀,张学良旧居里的数字导览还原民国风云,中国工业博物馆将重型机床变成光影艺术装置……历史厚度与科技锐度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在机床旁喝杯咖啡,这种反差感很酷。”北京游客王伟说。

中街的裸眼3D大屏与彩电塔夜市的喧嚣相遇,数字艺术展与非遗剪纸工作坊也可比邻而居,浑河游船派对的电子乐与中医夜市的艾草香交织,演绎着硬核的混搭美学。在200位中医专家坐镇的夜市里,“把脉+撸串”吸引游客关注,枸杞羊肉串、当归奶茶成为新晋“网红”单品。

在这场消费变革中,沈阳文旅展现出强大的场景制造力。环球港将体育赛事变为全民嘉年华,K11用毕加索工坊解构艺术,工业遗址变身赛博朋克“打卡”地。当城市空间进化为情绪疗愈场、文化共鸣箱和社交货币制造机,“来过”正升维为“体验过、感动过、分享过”。

市民在沈阳环球港动感城内体验运动设施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供图

【记者手记】

站在环球港266米悬空光影跑道的玻璃观景台上,一旁是呼啸而过的卡丁车流,另一边是霞光中的故宫飞檐。这些充满张力的画面,恰是沈阳文旅进化的脉搏——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时代美学。

沈阳文旅的突围之路,是工业化思维向体验式思维的转型。中国工业博物馆让老式冲床与电竞舞台同框,中医药夜市让把脉台与烧烤架并行,这种“硬核混搭”将制造业的模块化思维应用于场景创新。沈阳正在把车间里的流水线,变成文旅新场景的生产线。

悬空跑道满足冒险欲,中医夜市治愈焦虑感,艺术工坊填补精神需求……沈阳文旅的“爆款”场景不是简单的堆砌设施,而是构建情绪价值闭环,每个触点都在制造情感羁绊,让每个游客都成为城市代言人。

“我们不是在建造场所,而是在培育内容生态。”在采访中,一位文旅投资人的话令我深思。从“工业锈带”到“文旅秀带”,沈阳正以工业级创新打造新消费,用体育综合体重构商业空间,以数字艺术重塑文化表达,让传统文化碰撞体验经济,以现象级场景创新营建城市IP。

将工业遗产转化为社交货币,用科技手段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其本质是重构城市吸引力方程式。这场以“心价比”为标尺的文旅变革,正在书写老工业城市转型的新范式——把人引来,更要让心留下。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